此曲由王惠然创作于70年代初,被公认为柳琴曲的代表作,至今广为流传。乐曲通过具有浓郁山东风味的旋律,描绘了沂河两岸春光明媚,流水潺潺,万物生辉的动人景象和人们在田间愉快地劳动,展望丰收,向往未来的喜悦心情。整首作品其情、志、力、韵、声、色、味均奔汇于音乐的律动之中,就像是一轴舒展的写意画,一首优美的咏物诗,自有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
引子(散板)和第一部分(快板)取材于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描绘沂河两岸的明媚春光。
第二部分(慢板)旋律以山东琴书和山东柳琴戏的音调为基础,通过调式调性的变化,以及演奏上推、挽、吟、揉的技巧润饰,与前后两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富有韵味。
第三部分(快板)是一个变化再现段落,快速强烈。柳琴在乐曲尾部充分发挥“夹扫”技巧,使旋律在强而有力的和音衬托下,渲染异常强烈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