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序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涣之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作于1955—1956年间。乐曲以我国民间的秧歌音调、节奏及陕北民歌为素材,通过对热烈欢快的大秧歌舞的概括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日“春节”里热闹欢腾、喜气洋溢、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喜悦之情,展现了一幅革命根据地人民团结友爱、互庆互贺的动人图景。
此曲是李焕之在延安过春节时的生活体验与感受的产物,为李焕之所作管弦乐曲《春节组曲》中的第一乐章,因这一乐章最受欢迎,所以常单独演奏。乐曲既有热烈欢快的大秧歌舞的概括描写,也有闹秧歌的锣鼓声和歌声、秧歌队员的舞姿和灵巧的穿花场面,以及一唱百合的镜头。
《春节序曲》是按照“秧歌”的结构写成的,也是李焕之“洋为中用”创作的典范(中国民间音调,采用西洋作曲技法创作,用西洋管弦乐队演奏)。此曲旋律明快、优美而富有民族风格,结构是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采用C宫调式,2/4拍。乐曲主题由两首陕北民间唢呐曲组成,节奏欢快热烈。中间部分是一首悠扬的陕北民歌,其主题先由双簧管演奏,再由大提琴重复,最后由小号独奏把音乐推到高潮结束。
乐曲从一个引子开始,以两个具有对比性质的音乐主题组成了序曲的第一部分。引子以强烈的节奏、力度的对比、旋律的起伏,提示了洋溢于全曲中的欢快情绪。
第一部分是热烈的快板,描写大场的歌舞场面。第一部分的第一主题明快粗犷,节奏不断紧缩,表现了秧歌群舞的生动场面和热烈气氛。第二主题活泼流畅,由长笛吹奏主旋律,双簧管吹奏对位声部给予衬托,音乐表现了人们难以抑制的喜悦和激动心情。
第二部分是抒情的中板,描写小场的舞蹈表演。主题旋律十分抒情优美,节奏舒展,速度徐缓,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人们在节日中相互亲切的祝福和问候,也抒发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及对更美好的明天的憧憬。
在小号变奏了这个抒情主题后,将音乐引入了第三部分(再现部),描写秧歌以大场结束。在这里,火热的旋律,跳荡的节奏音型,表明更热烈的群舞又开始了。引子和第一部分的主题音调在这里作部分重复和变化重复,并加入了民族打击乐器,将音乐逐步推向高潮,节日的欢腾景象和人们的喜庆心情被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