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家 现代名家 民族音乐 特色乐器教程 特色乐器知识 特色乐器名家 其他名曲 特色乐器厂家 特色乐器导购 民乐文化 音乐院校 中国文化

“纳西古乐”与“石练十番”异同浅谈

向古曲网知识中心投稿(古币奖励)您现在的位置: 古曲网 > 知识中心 > 综合频道 > 民乐文化 > 正文
【字体: 】  

[图文]“纳西古乐”与“石练十番”异同浅谈

    题记:作为云南省丽江市的纳西古乐,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闻名于世,通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传播到世界各地,多少人为她沉醉;多少人为她奉献一生;多少人为她辗转大江南北;多少人为她……

    而作为华东的纳西古乐——浙江省遂昌县的“石练十番”的研究却起步于21世纪的2000年,作为昆曲的一种,由于在传承的问题,学习的人很少,“石练十番”面临失传的危险。如何更好的发扬广大是摆在世人面前的问题。

    “纳西古乐”、“石练十番”的含义:(本文所指的“纳西古乐”狭义上指“丽江洞经音乐”)

    一、“纳西古乐”事实上由两部分组成:一作为《安魂曲》的《白沙细乐》,今已濒于泯灭。云南丽江县民族文工团根据1962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云南歌舞团及丽江地县音乐工作者所发掘整理的总谱不时演奏,并作为保留节目。其珍贵是因它是我国屈指可数的几部大型古典管弦乐之一。《白沙细乐》被誉为“活的音乐化石”。其二是丽江洞经音乐,它是自明、清以来从中原逐渐引进,并根植于纳西族的文化阶层中。它是道教“经腔”,即谈演《玉清无极总真文昌洞仙经》和《关帝觉世真经》的音乐(丽江有洞经会和皇经会)。丽江洞经音乐的科仪活动场所常供有文昌铸象,似当由四川在宋元之际传入丽江。①二“纳西古乐”在全国早已失传,因为它是一种道教经腔音乐(其他地方有零星存活)与儒家“雅集型细乐”的有机结合。元代以来的“细乐”是相对于“大乐”(粗乐)而言的,又有“文乐”、“武乐”之说;是相对于用不用唢呐而言的。“细乐”、“文乐”是儒家雅集型丝竹乐。这种不用唢呐的“丽江洞经音乐”则是区别于我国各地道乐的艺术珍品。②

    二、“石练十番”是四百年前(大约是1593——1598年间)由世界百位文化名人之一,“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在遂昌县任知县时,把江苏省昆山的“昆曲”传到遂昌,产生了别具一格的“遂昌十番”。“遂昌十番”是汤显祖在遂昌任知县时得以传播的民间艺术;是汤显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妙高、大柘、石练、湖山等地,是以“、梅管、云锣、提琴、扁鼓、双清、三弦”等传统乐器演奏《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等昆曲曲牌为主的一种器乐演奏形式。由于各地风俗各异,流行的调谱也异,编制不等,其叫法也不一样,有“文十番、武十番“之别(笔者认为也即是“粗十番、细十番”之别)。石练镇附近的区域流行的以“文十番(细十番)”为主,湖山乡附近区域流行“武十番(粗十番)”为主。其实就是演奏乐器中是否带有唢呐的区别。“遂昌十番”现主要以“石练十番”为主要代表。“石练十番”演奏传统的昆曲曲牌,可谓是别具一格,这也是“石练十番”有别于其他地区“十番”之处,它是遂昌特有的民间艺术珍品。四百年后的今天,遂昌人民满怀对汤显祖的遗爱,使“石练十番”再度承传,发扬光大。

    纳西古乐”与“石练十番”的异同

    一、相同之处

    1.出处相同。已故的《中国音乐》主编,著名乐论家薛良同志说:“丽江的洞经音乐与早期的昆曲有四个相同之处:1、它的音乐形态与早期昆曲相似。早期的昆曲是坐唱,洞经音乐如此,石练十番亦如此;2、调式相似;3、旋律运动相似;4、节奏规律也相似。薛老说:“我觉得丽江洞经音乐应把它放在中国音乐这个大系中来进行比较研究,方得出完整的成果。”那么“石练十番”是汤显祖从江苏昆山带到遂昌的昆曲,是昆曲的一个分支,融入了遂昌人民的智慧,造就了“石练十番”,它与丽江洞经音乐的渊源值得研究。

    2.产生的大致时间相同。“纳西古乐”中的“丽江洞经音乐”,它是自明、清以来中原引进、并植根于纳西族的文化阶层中,也融入了丽江人民的勤劳、智慧,成了纳西古乐的组成部分,丽江洞经音乐产生的时间大约是1368年——1616年间。而“石练十番”是汤显祖在遂昌任知县1593——1598年间,从江苏传入遂昌的,因汤显祖在遂昌任职期间,勤政爱民,泽被乡里,并在此创作了处世名著《牡丹亭》。因此遂昌人民十分感谢他,把他所带来的昆曲很快进行了传播。又由于汤显祖在遂昌任职期间,乡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生活富庶,人民对文化层次的需求大,所以很快将昆曲在遂昌发扬光大,融入了遂昌人民的质朴、勤劳、智慧,造就了传于世四百余年的“石练十番”。

    3.所属的派系相同。丽江洞经音乐在全国早已失传,它是一种道教经腔音乐(其它地方尚有零星存活)与儒家“雅集型细乐”的有机结合。元代以来的“细乐”是相对于“大乐”(粗乐)而言的;是相对于用不用唢呐呐而言的。“细乐”是儒家雅集型丝竹乐。这种不用唢呐的“丽江洞经音乐”则是区别于我国各地道乐体系的艺术珍品。“石练十番”是一种民音乐,演奏时有十种乐器。十番兴起于明末,是流行于江南民间的器乐形式之一。形成初期,十番以笛、与鼓敲击乐相配合。入清以后加入了较多的管弦。由于各地流行的调谱不一,编制不等,有“文十番”、“武十番”、“十番锣鼓”和“十样锦”等称谓。“石练十番”是各地十番中最为奇特的一支。其乐曲联奏既非民间小曲,也不是锣鼓敲打,而是古朴典雅的“南北调曲”,其中,又以汤显祖的《四梦》,尤其是《牡丹亭》中的昆曲曲牌为主要演奏曲目。如:步步娇、醉扶归、和皂罗袍等等,纯朴的、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的演奏,独具特色。“石练十番”的演奏不用唢呐,所以也是“细乐”。因此,“丽江洞经音乐”与“石练十番”同属于细乐,所属派系相同。

    4.演奏的乐器有很大一部分相同。“纳西古乐”汇集古乐乐曲、古乐乐器和高寿艺人为一体被誉为稀世“三宝”。乐队所用的古乐器有苏古笃、曲项琵琶、双簧竹管乐器波伯(芦管),还有竹笛、大提胡、中胡、小叫胡、三弦、五音云锣(十面云锣)、中锣、小镲、铙、大钹、锣、板鼓、提手、木鱼、磬等等。而“石练十番”的演奏乐器有:箫、、三弦、双清、提琴、扁鼓、梅管、十面云锣等等。其中箫与笛、板鼓和扁鼓、提琴和提手、三弦、五音云锣与十面云锣都是基本相同的演奏器乐,“纳西古乐”的演奏器乐丰富于“石练十番”的演奏器乐,演奏的人数也多于“石练十番”。

    5.最初演奏时所使用的场合和意义相同。“丽江洞经音乐”是道教的“经腔”,是一种道教经腔音乐,即谈演《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和《关帝觉世真经》的音乐(丽江有洞经会和皇经会)。“石练十番”旧时多在庙会上演出。因此,在古时,“纳西古乐”和“石练十番”所演奏的场合、演奏的意义基本相同。



    7.传授的方式方法相同。“纳西古乐”有着一套严格的传承方式,他们遵循以师带徒或父带子的方式,使古乐代代相传,并用工尺谱为媒介以口传心授的 方法 教授。师傅口唱工尺谱,一曲曲一句句地教,徒弟一曲曲、一句句地背。边背工尺谱边学习演奏一件乐器,然后逐渐实践,边学边奏,直至逐曲熟练。正是由于这种严格的传承方式,“纳西古乐”才得以流传至今。“石练十番”的传承也是如此。十番始于明朝,在各地多有流传,但多为民间曲乐,唯有遂昌的十番,是昆曲的曲调,用的本子也是代代相传的《牡丹亭》——一部汤显祖在遂昌县令任上写的传奇戏曲。汤显祖在遂期间,在石练聘请艺人,教习村民学曲。因此可见,两者在传授的方式方法上是相同的。

    8.曲谱、乐器的保存形式相同。曲谱的保存两者都是祖传或者师傅给徒弟口传心授手抄本。乐器的保存采用代代相传的方式。“纳西古乐”所用乐器,苏古笃、曲项琵琶、双簧竹管乐器波伯(芦管)就是最好的证明。而“石练十番”中的提琴、三弦、十面云锣等乐器亦是如此保存。遂昌县文化馆干部华俊保存的十番清末的抄本也是一个证明。

    9.演奏的方式相同。“纳西古乐”的演奏方式是坐唱,一群手执古老乐器的老人在演奏。而“石练十番”也是如此。

    10.音乐风格相似。“纳西古乐”中的“丽江洞经音乐”是传自中原的音乐,并植根于纳西族的文化阶层中的音乐。已故乐论 家薛良老 先生曾说,它和昆曲有很多相似。因此,“丽江洞经音乐”的音乐风格带有中原所流传的音乐风格。而“石练十番”是传自江苏昆山的昆曲,是昆曲的一个分支,明显带有中原一带音乐的风格。综上所述,“纳西古乐”中的“丽江洞经音乐”与“石练十番”的音乐风格几近相似。

    11.所处的地理环境大致相同。丽江有玉龙雪山,是在山的包围中,“纳西古乐”就在玉龙雪山的山脚成长。而“石练十番”在遂昌南尖岩和飞石岭景区的中间,也是在山脚。所以,两者所处的地理环境大致相同。

    二、不同之处

    1.传播的路线不同。“纳西古乐”从中原传到云南丽江,是由东到西传播。而“石练十番”从江苏昆山传到浙江遂昌,是由北到南传播。

    2.传播时所需的周期不同。“纳西古乐”从中原传到丽江。中原到云南丽江的直线距离大约有三、四千千米。在古代,交通阻塞,通讯不发达,因此,传播的速度缓慢,需要的周期长。而“石练十番”从江苏昆山传到浙江遂昌,直线距离在三、四百千米左右,路线短,传播的速度相对快,传播的周期相对也就短了。

    3.传播时所处的环境不同。丽江是少数民族纳西族居住的地区,有纳西族所特有的文化底蕴、文化氛围,把中原的音乐传到丽江,纳西人民对其进行了摒弃和发扬,融入了纳西人民的勤劳、智慧,融入了纳西族的音乐风格。而“石练十番”所在的是汉族人民的居住区,也有自己的生活习性,语言风格。因此,十番在此也融入了石练人民的智慧,所以“石练十番”有别于其它地区的十番。

    4.表演的曲目不同。“纳西古乐”表演的曲目都是一些曲牌。而“石练十番”主要是演奏戏曲汤显祖的《四梦》,尤其是戏曲《牡丹亭》。

    5.所使用的乐器有所不同。虽在相同之处说有很大一部分使用的乐器相同,但仍有很多不相同的乐器。见下图表。

 纳西古乐所用乐器  石练十番使用乐器 
 苏古笃  箫
 曲项琵琶  笙
 双簧竹管乐器波伯(芦管)  三弦
 竹笛  双青
 大提胡  扁鼓
 中胡  提琴
 小叫胡  梅管
 三弦  十面云锣
 五音云锣(十面云锣)  
 中锣  
 小镲  
 铙  
 大钹  
 锣  
 板鼓  
 提手  
 木鱼  
 磬  

    从所列表中可以看出,“纳西古乐”所使用乐器多而复杂,而“石练十番”所用乐器少而精。笔者在此猜想,“纳西古乐”传入的时候,所用的乐器也是不多的,而后在各种文化的影响下,不少的乐器传入了丽江。例如伊斯兰乐器火不斯,刚传入的时候肯定没有在“纳西古乐”的演奏中使用,聪慧的丽江人民在后来的实践中将这个新奇的乐器纳入了“纳西古乐”的演奏中,也许效果不错,就这样成了“纳西古乐”的演奏乐器。再或者“纳西古乐”在传播的过程中,沿途的各民族在其从中原的传播途中,加入了不少的乐器。人都有好奇心,喜欢新鲜、奇特的事物,喜欢自己独立的发明与创造。这也许就是发扬光大吧?

    6.参与演奏的人数不同。上面说到“纳西古乐“的乐器多而复杂,那么“纳西古乐”的演奏中需要的演奏的人数也相对多了。而“石练十番”演奏人数一般少于二十人。

    7.所属的范围、传播的范围有所不同。“纳西古乐”是在丽江市整个的纳西族中传播,所属的范围、传播的区域比较大。而“石练十番”传播的区域大致是在遂昌县石练镇一带,所属的范围、传播的区域相对来说小一些。

    8.演奏的内容有所不同。“纳西古乐”分成两大块——《白沙细乐》&《丽江洞经音乐》表演的曲目多而且所涉及的内容丰富。而“石练十番”主要表演的是汤显祖的著名的戏曲《四梦》,最为有名的是《牡丹亭》,相对来说,表演的曲目单一。

    云南丽江的“纳西古乐”和被世人称为“华东的纳西古乐”——“石练十番”一样古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只有在默默的关注它们、传承它们、发扬它们。在此笔者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希望全社会更多的人来关注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在此,望读者多提宝贵意见,不胜感激。

    参考文献:

    ①原载于1995年《玉龙山》杂志第一期的宣科所著的《纳西古乐》;

    ②原载于1995年《玉龙山》杂志第一期的宣科所著的《纳西古乐》;

    ③WWW.LOTOUR.COM 2006-6-20 云游四方的《宣科与纳西古乐》;

    ④WWW.XUANKE.COM 2001-12-30 宣科古乐网《白沙细乐探源》、《纳西古乐概述》等;

    ⑤宣科的《音乐起源于恐惧》;

    ⑥周敏的《千年古乐动地来》;

    ⑦1993年9月13日的丽江洞经音乐晋京演出学术谈论会记录;⑧何昌林的《国宝埋藏载喜马拉雅云林深处》;

    ⑨何素静 2004-09-29《充分挖掘特色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⑩汤显祖的简历;

    ⑾遂昌介绍;

    ⑿山中杂记;

    ⒀二十世纪《牡丹亭》研究概述;

    ⒁石练七月会;

    ⒂《遂昌十番·牡丹亭》(上);

    ⒃石练十番;

    ⒄自驾游宝典之遂昌篇。

    作者:浙江省遂昌县金竹镇人民政府:程希明(323307) 邮箱:sccxm@163.com 联系电话:13857049699 2009年3月7日

本站原创   文章录入:程希明    责任编辑:剑乐 更新时间:2009/3/7 22:23:40   发表评论
分享到: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推荐音乐
    推荐视频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 商标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09 | 网络带宽由深圳琴行 音乐厅大音琴院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