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论坛 古琴新闻 古琴曲 古琴视频 古琴谱 古琴学习 古琴知识 古琴名家 古琴名曲 古琴文化 古琴厂家 古琴购买知识

古琴座谈:广陵不散

向古曲网知识中心投稿(古币奖励)您现在的位置: 古曲网 > 知识中心 > 古琴频道 > 古琴文化 > 正文
【字体: 】  

古琴座谈:广陵不散

琴不一定越古越好

    李:这张琴有1249年的历史。

    郑:容我这个外行问一个问题,唐朝以后的琴,如清代的,一直到现代的琴,它没有那种历史感,可是质地有没有唐朝琴那样好呢?还是时间的缘故,一张琴的质地会越来越好呢?

    李:宋琴、明琴在造型造工上都能达到这种上等精美的水平,现代人造琴,在声音方面,有80%能超过明朝的琴。明朝琴留到现在的大约有上千张,80%声音不好。1957年我跟查老学琴时,他的院子南面的书房内挂了20多张琴,都是没有上弦的。后来,他拿出了很多弦出来,对我说:“你把这些弦,全都给我上来听,我从来没听过这些琴到底怎样。”上了弦以后一听,没有一张声音过得去,那些都是明朝琴。但是,在造型做工方面,按照我的印象来说,那些明朝琴多数还是可以的,应该是木质和做工都有问题。我认识一个做小提琴的,他说小提琴造好了以后先拿出来看,有毛病的,有一点不细致的地方的都不要,根本就不听,没有毛病的再听声音。宋琴我也见过很多,声音很普通的,不好的也有,外行琴也不少。再说,我提到那六张唐琴,没有一千多年时间,它出不了那种声音,那就是因为年代,木头老化的缘故。

    余:对于古琴,我是外行的,但是小提琴我就懂一点点。刚才,我们吃饭的时候就说过那些古琴放在博物馆里头便没有用,因为琴一定要拉、要弹,不断地给它震动,才能让它习惯那种声音,这是很重要的。琴越老越好,那是很有意思的。但是,我就不太了解造工和木头怎样影响琴的质量,有些小提琴看起来很破烂,但声音还是好的。

    李:你说的这种破烂,是外表破烂,但它原来选用的木头是好木头。而且,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同一批木料,同一时间造,造了六把琴,六把都不一样,有时候水平差别很大。小提琴就是这样的,我问造小提琴的朋友,他们就是这样说的,古琴也是如此。因为木头不可能像金属一样由人工造成,但是西方的号,金属造成的,也是每个都不一样,长笛亦然,一点点的差别,声音就有影响。所以一张琴要全面的好,是非常难得的。所以这张唐琴一方面是天然的变化,木头的老化。还有就是断纹,这是很好看的断纹,是蛇腹断,非常有气度的,琴的断纹在二三百年以后才开始出现。而且,这张唐琴的蛇腹断之间,还有非常细密的小纹,这个我估计要一千年以后才有,一般的琴我没看到过这种纹,极细的纹。

    郑:我们刚刚谈到一个问题,就是乐器本身有一些特质,一个音乐家可以把它弹奏出来。你刚才说唐琴的质地很好,且有历史的积累,那么,比如说你演奏,或者是其他人弹奏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尽量把这张琴各种各样的特性都表现出来,还是要保持个人的风格呢?

    李:古琴历史久远,留下来的曲子很丰富,什么内容、风格都有,好的乐器能把所有风格都表现出来。就好像墨分五彩,最淡可以是留白,可以是水,最浓可以是焦墨。如果没有焦墨、没有淡墨,只有中间颜色的绝不是最佳的。从乐器的使用角度来讲,乐器的音色越丰富越好,它最大的声音跟最小的声音的差别越阔越好,不然只有中间,表现就不佳。当然,如果只是弹淡雅的曲子,就不需要那样(雄浑)的部分。但是如果要弹各种各样的曲子,需要雄伟、强劲的时候出不来,那就麻烦了。

    余:我没有听过老的古琴,所以这次是个很难得的机会,让我开开眼界,听听唐琴是什么一回事。我在拉胡琴时感觉到,古琴跟其他乐器真的很不一样。我们所拉的胡琴从来没有一个是古老的,连清代的都没有。所以,刚才吃饭时李老师说,古琴跟其他中国乐器一样,这点我不同意,像二胡琵琶,怎能跟古琴比呢?历史传统方面就差太远了。曲目也是,古琴的曲目是最丰富的。此外,从文化传统的角度来说,在中国的传统里面,古琴一定是站在最高的位置。虽然我是拉胡琴的,可是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

    谢:我想问李老师一个问题,你弹这张唐琴的时候,觉得应该用丝弦还是用钢弦呢?

    李:我们比古人幸运,因为这张“九霄环佩”已经经过了1249年的积累,流传下来的曲子我们都可以听到。关于用丝弦还是用钢丝尼龙弦的问题,这张唐琴如果换上丝弦,那肯定是另外一种韵味。但是,为什么换上钢丝尼龙弦后我没有再换成丝弦呢?因为钢丝尼龙弦在这张琴上出现一种特殊现象,和一般的琴用钢丝尼龙弦时不一样,它不那么亮,有的地方听不出是钢丝尼龙弦。面对钢丝尼龙弦的脆和亮,我们在演奏上要加以适当的控制。钢丝尼龙弦在表现力上比丝弦强,但不要让它太强,“太”就是过了:需要力度强劲的更强,需要余音长的更长。我们知道,好琴余音要长,钢丝尼龙弦比丝弦余音长。好的丝弦,要承受好的力度和发出好的音量。管(平湖)先生的丝弦是加号的,比一般弦粗,就是为了表现《流水》、《广陵散》这样的曲子。

    钢丝尼龙弦的产生,是因为丝弦有很多问题。首先是摩擦噪音很明显,录音以后更明显。我从开始学琴,到吴先生改革琴弦,我都没有感觉到这是一种问题。对于喜欢琴的人,尤其入迷的人,根本感觉不到这是一种问题,甚至认为这是一种必要。有人问我为什么。我告诉他们,这种动作(走音)在演奏过程中,是有节奏性的。中国古代很多成语都是真理,所谓“嗜痂之癖”,就是说有人专门爱吃疔、疮上面结的痂,把不好的变成好的,喜欢的还有“海畔逐臭夫”,我觉得那应该是狐臭,人家有狐臭,但就有人喜欢这个味道,就跟着跑。这是一种习惯,但这种习惯只有少数人有。有人说,古琴“难学易忘不中听”。当初我喜欢古琴,给查老写信,查老接受我跟他学琴的时候,就有人这么跟我说,古琴现在没有人弹了,“难学易忘不中听”,当时我就不明白。“文革”以后,上音乐史课,老师放管先生的《流水》,同学听了满堂大笑(不接受这种摩擦弦的声音),当时老师心中很不是滋味。还有一个例子,大约上世纪70年代末,钢丝尼龙弦已经用上了。我一个很好的朋友的丈夫对我说他听过古琴(在收音机中):“古琴太古老、太凄凉了,好像是在哭。”他还学作抽泣声,他把(走音的)摩擦声当作哭了。这种现象是许多不喜欢古琴的人最接受不了的。

    还有,七弦特别容易断。过去卖古琴弦的,七弦都有备用的,我还要多买一条备用。有时弹弹,“嘣”的就断了。七弦很细,再细可能不易断,但却就不能弹了。丝弦很容易断,天气一潮闷,松了就不行了。还有,如果二弦断了,得要解开三、四弦才能上二弦。因为很多原因,吴先生从1958年开始作过很多试验,试过很多种弦。到1960年,有尼龙以后,才有钢丝尼龙弦。到了1966年,因为“文革”,试验停止了。“文革”后期,吴先生又继续试验。后来,上海音乐学院造的钢丝尼龙弦是最好的。什么叫最好?它声音接近丝弦,光滑,余音长,声音充分。如果作为一种自我爱好,弹一些内向、抒情的曲子用丝弦还没有关系,但如果弹雄伟、激昂慷慨的曲子,没有音量怎么行?就像有气无力地念豪放派的词,怎么受得了。它(钢丝尼龙弦)还没有做成丝弦那样,有些不足。如果有人能把丝弦造成(钢丝尼龙弦)那样好用,我马上换。(用钢丝尼龙弦)这是一种不得已。但是,它(钢丝尼龙弦)已经可以了,可以很好地表现古琴艺术了。

    郑:谈谈文化传承的问题。作为口述与非物质遗产,古琴是一个承载器,这个器的变化对整个传统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呢?

    余:刚才李老师提及琴弦在国内的发展脉络,讲得非常清晰。我想说两件不同的,跟这个课题可能没关系的事情。首先,在1996、1997年前后,我们很幸运,好像是因为中日建交一百年,日本教育部要做些事情,搞一些中日交流。他们复原了所谓唐代的乐器,还开了一个讲座。他们的看法跟李老师说的很不一样,他们强调所谓的杂音(noise),是音乐的一部分。但是,他们所复原的乐器不成功,因为他们用的木头不对,所以造出来的声音不好,虽然手工很好,但不能视为中国的东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本站原创   文章录入:含羞草    责任编辑:剑乐 更新时间:2011/2/16 19:37:46   发表评论
分享到: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推荐音乐
    推荐视频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 商标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09 | 网络带宽由深圳琴行 音乐厅大音琴院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