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水准与教育问题的再讨论
李:刚才刘小姐谈了几个学术性的观点,我要说说我的看法。我就按着顺序讲,首先,刘小姐说唐代的文化水平很高,是现在没法比的,现在文化水平出现了堕落的现象,我认为事实不是这样的。唐代的文化水平很高,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高峰,更是古琴发展的高峰。但是,那时候的文盲肯定比现在多,那时没有电视、没有广播、没有唱片、没有录音机,什么都没有,一般人是听不到古琴的。现在古琴演奏的唱片随时可以买到,电视广播也很多,所以,我认为现在的文化没有堕落。从历史的角度来讲,现在是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因为客观的条件存在了,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有了极大的放宽,只要你不造反,干什么都行。整个文化水平其实是高的。另外,很多出土的东西过去是没有的,很多东西都出版了,尤其是老子、庄子大量的著作,老百姓都能接触,这些都是唐代不能媲美的。此外,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五四”以后,中国开始吸收西方文化,但是西方文化压倒了传统文化,现在,中国传统开始恢复了。现在全世界都建立了孔子学院,目的就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现在中国传统智慧与文化跟西方文化已经均衡了,过去西方文化压倒中国,这种现象现在还有。比如就一般老百姓来说,现在学钢琴的小孩多,但是古琴也多起来了,学国画、书法的也多起来了,中西文化大概已经进入均衡状态了,至少人们不敢公开说西洋的比中国的好。
第二,刘小姐说我们这些搞专业的人用钢丝尼龙弦是不得已的,因为要面对消费群众。消费群众是一个贬义词,好像说我们是为了吃饭而讨好群众,事实并非如此。我们不应该说是面对消费群众,而是面对社会文化需要。我是怎么弹上琴的?不是说,哎呀,这个职业不错,好像医生不错、律师不错,我就来学,我是先对古琴入迷的。而且,我没有想过要成为专业。查老问我是为了想把古琴学好还是因为爱好?我为了跟他学,回答他说想把古琴学好。那时也没有想过为了什么?(因为我感觉因为爱好就应该把古琴学好。)高二的学生能知道什么?那时候文化没现在发达,电视还没有。所以说,我弹琴不是为了讨生活,我小时候的理想是当画家,现在画家也当成了。
第三,刘小姐说丝弦是文雅艺术,那钢弦就不文雅了吗?这种观点我不同意。我们也不能讲西方的羊肠弦是文雅的,现在的钢琴是不文雅的,这种观点是偏见。古琴用钢丝尼龙弦,你把它的音色控制好,真切地表现出古代作品的精神。古代作品的精神通过“形”来表现。“神”是通过“形”来表现的。什么是形?音准、节奏、旋律、强弱。“刚柔、虚实、方圆”,这是古人讲过的话,能把它的内容表现出来,人家一听这个就感动了,这个当然是高雅的艺术。
还有一个观点我也不同意,就是教育群众的问题。这是自视过高了,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实际的。你去教育,人家也可以不接受。你演出,你卖票,人家可以不买票,或者,人家听了一次,下次就不来了,那你怎么教育?在音乐学院,开古琴的选修课,学生可以不选。如果改为必修,我认为是重要的,可是这是强制性的做法,也不恰当。所以说教育群众是一个不恰当的看法,应该是用我们的音乐去感动群众、影响群众、吸引群众。而且群众这个词也是不应该用的,应该是吸引社会文化的眼光。其实,古琴艺术是高而可攀,深而可测,神圣而不神秘。它就像长城、兵马俑、故宫博物院。故宫是皇家的,你能说不高贵吗?可是老百姓现在都可以去看了,有的人看一回,看完了回去一想,那时候是怎么来的?是当时各种各样的艺术、工艺,还有皇家精神造成的,是通过这个得到的,并不是一次就受到教育的。导游讲了半天,游客不一定记得住,这是慢慢积累的。如果他的文化需要更多,他吸收得更多。
另外,你们的老师教育你们时用丝弦,我学琴的时候也都是用丝弦的。1966年,吴先生发明了钢丝尼龙弦,1975年我们已经用在琴上了。龚一到澳大利亚新西兰去演出,借了查老的“霜镛”,上了钢丝尼龙弦,到那儿弹给他听。他听了说很好,没有反对。你们的老师蔡德允的老师(沈草农先生)跟我的老师是朋友,我的两个老师当时都没有反对钢丝尼龙弦。你们不用演出好像是不用讨好观众,但是你们也做过公开演出,不是为了经济收入的,可是你们还是要给人家听,你们到西方也一样。我也做这些不要钱的演出,那我们目的不一样,我的目的是用古琴艺术感动人,你们是想让古琴显得很高尚、很高雅。然而,我们不能把古琴弄得高不可攀、深不可测,让人家望而却步,可能他会觉得你这个人了不起,可是他不懂,听一次就够了,这等于对古琴是一种扼杀。有人就是听了这种音乐以后觉得高不可攀,再也不听,听了我的以后就觉得原来古琴是可以理解的。
最后,你们说香港是用丝弦演出得最多的地方,这个我相信。但是,有多少人听了以后想再听、想学琴昵?许多人听了半场就睡觉了。如此,就把古琴音乐糟蹋了,把本来充满活力的音乐艺术给弄得半死不活。
郑:我想艺术观点是有所不同的,艺术上没有所谓对不对。
李:有!你把充满感情的曲子弹得平淡无奇,那对吗?音乐有标题、有主题、有旋律,明明是生动的旋律,被弹得平平淡淡,那就错了。有一次刘小姐他们在北京音乐厅演出,中间休息时,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田青教授问观众什么感受。观众说“困”。听了古琴觉得困,这其实是坏现象。我在北京1200人的北京音乐厅演出,没有观众觉得困,谢幕后还要加演,那是自由买票的。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堂音乐会,今年7月28号,我演出一场,另外有一场琵琶,两场外国的。外国的两场还没有演,但我的观众超过了琵琶演奏的。那场琵琶也是名家,带着他的学生。为什么有这样的吸引力?我1997年第一次在北京开独奏音乐会,先后举行过三场。音乐会后他们音乐厅还请我来,因为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听众听了以后还会再想来,还会带别人来。我的唱片出版了,有些人买了以后还送人,为什么?因为这种音乐感动了他。古代音乐难道不感动人吗?唐代古琴音乐讲究“感鬼神”,能感动鬼神的就特别能感动人,如果不能感动人,那叫什么艺术。唐代艺术能感鬼神,现在不能感动人,反而让人睡觉,你说是正确的吗?
西方的听众接受丝弦,这个我相信,但是,他们更能接受钢丝尼龙弦。我在国外举行40多场独奏音乐会,演出时特别轻松,因为来买票听古琴的人都是特别喜欢音乐的。只要是喜欢音乐的,听我的古琴,是完全能接受的。我用钢丝尼龙弦,别人听的时候不会觉得这个是现代的。我有现代的,有即兴演奏,观众出题也好、无调性即兴演奏也好,我有。但我弹的是中国传统曲子,人家听到的是中国古代文化,听到的是用中国古代作品来表现它的内容、精神、风格。还有说“丝弦能透出古琴丰富多彩的音色”,钢丝尼龙弦照样是丰富多彩的。我给一个指挥家(彭修文)弹了之后,他说,我们搞指挥作曲,应该听古琴,从古琴中学配器。为什么?因为古琴里有变化,他听到了这种变化,不是钢丝尼龙弦就没有音色变化。因为有没有音色变化,涉及音乐表能力的问题。如果这样讲,西方的交响乐是堕落的、是退后的、是萎缩的,因为它用的已经跟古代的小提琴、钢琴不一样了。乐器的变化发展是社会文化的需要,谁也不能阻止。如古琴,记载中最初的古琴跟现代是不一样的,是五弦琴。为什么现在不弹五弦琴?我弹《潇湘水云》,为什么弹《大还阁》以后的,不弹《神奇秘谱》呢?我也有弹过,但只作为学术性的需要,不是用来演出的。还有今天大家弹的《梅花三弄》是经过社会发展到现在的,我们的老师教的,我们不能数典忘祖,老师教我的是发展了的,就觉得老师歪曲了传统吗?这是一种自然的进步,如果没有这种自然进步,那古琴现在不是这样的。
为什么不回到没有徽的时候昵?回到五弦琴、没有徽的时代?为什么不弹那样的琴呢?那是最高雅的?我也可以做那样的琴。有一年,一个日本人找我,要恢复独弦琴,就是一条弦的琴。我用各种各样的观念给他设计了多长多宽,后来他没有再去做。不知道为什么。我也可以做成那样,也可以想象最古时期的人的思想去做。传承需要变化,不可能没有变化,如果没有变化,那只有录音录像。而且,音乐强调的是每个人的灵气,跟老师一样的叫作模仿,模仿从古代一直到现代,在哲学、美学上永远是一种错误。
还有,中国人的智慧正是在“变”,在于继承精华,舍弃不佳的东西。如果没有这样的舍弃变化,就没有我们现在弹的曲子。现在我们弹的曲子大多是唐代以后的,《幽兰》后面附了很多古代琴曲的名字,现在大多数都没有了。那么,唐代以后是堕落了吗?因为唐代是古琴文化、整个文化发展的一个过程,别的都有,古琴就堕落了吗?这不可能。
此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古琴列为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联合国有它立项的原则和观念。但对于古琴来说有所不同,古琴不仅仅是口头,它从唐朝开始就有成熟的文字谱,文字谱的来源可能更早。以《幽兰》作为实际的例子,唐朝的《幽兰》是文字谱。后来,唐朝开始有减字谱,唐后期减字谱就比较成熟了。记谱不仅仅是旋律的外形轮廓,而且记录了详细演奏过程,包括演奏方法、艺术表现都在内,那当然是要通过人才能表现出来。但是,表现音乐的记谱能力,主要的东西都有了。古琴谱记录的是演奏过程,这个过程也在发展,在演奏过程中已经体现出来了。所以,从古琴乐谱来看,它是在发展变化的。古琴如果不需发展变化,只能追溯到唐代,那整个以后的谱子都要否定掉,一个都不能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