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弹弦乐器古琴(七弦琴),除了以它那些独具的特色、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谱集称著于世外,还有一项突出的成就——优秀的造琴传统。
中国的造琴技术很早就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今天还有为数不少的几百年以至上千年前制作的古琴流传于世,并还在继续使用。其中最著名的唐代古琴,无论在音响还是在制作工艺上都是后世琴家所梦寐以求的。它到底有什么真诀,这是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一个课题。
笔者以散见的古代造琴文论和流传各地的古代名琴为主要资料,结合自己的造琴心得,对中国传统造琴技术加以分析、综合和筛选,使之提炼成为合理的经验,为我们今天继承、发扬民族音乐传统所参考。如果本文能对中国造琴传统和造琴技术史有一个较完整的概括的话,就是笔者的奢望了。
一、概述
更为直接的是晋顾恺之的斫琴图(宋人摹本),图中展示了琴底、琴面、槽腹及施漆法,是我们研究古代造琴技术极为珍贵的资料(见图一)。此后,传统造琴技术又经历了南北朝、隋,而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唐代达到了完美的程度。根据古琴保存的寿命来看,在唐代和北宋时期要得到魏、晋的古琴应该是不困难的;但这时琴人所珍重和文人所称道的却是唐代雷氏和张越等所造的新琴[5]。这说明唐代造琴技术是前代所不能比拟的。
图一、顾恺之斫琴图(宋人摹本)
唐代造琴专家辈出,仅四川雷氏一族,就有。雷霄、雷威、雷珏、雷迅、雷文、雷盛、雷俨、雷绍、雷震、雷焕、雷会等,还有张越、郭谅、沈镣、冯昭、李勉等名手。他们的实践和创造使古琴形制、结构发展完备[6];在工艺上,取材和设计、制作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给后世留下来一大批优质的古琴。从现存的古代名琴来看,也是唐代音响和制作水平最高,如最有名的“九霄环佩”、“鹤鸣秋月”等,都是唐代的“雷琴”。
宋代继承了唐代的造琴经验,还设置有官办的造琴局,制度有了较统一的规定[7],在制作上是以雷、张古琴为主要模式的。北宋的《断琴记》就说:“愚窃学古法,尝造新琴,大抵以张、雷之琴为式,其声亦粗可听。”但在制作技术上还是有所发明,有其特色。后世所称:“唐圆宋扁”,是从琴体上来说的。在音响上一般认为:唐琴如钟磬,宋琴如钟鼓。宋时制琴名手有朱仁济、卫中正、金道、陈道、马希亮、马希仁、施木舟、龚老、梅四等。这个时期最值得注意的是造琴法的文字著述。如北宋时琴书收录的《断琴记》(“断”字疑是“斫”字的讹误)、石汝历的《碧落子斫琴法》(以下简称碧落子)、南宋田芝翁所辑《太古遗音》中的造琴法等。这些著作大都切实扼要,不尚空谈,确实实践经验的总结,而且还保留了唐代的一些经验。至此,中国造琴传统的主要成果业已大备。
元代沿袭宋制,严古清、朱致远是这时期的杰出代表。明代制琴名手有祝公望、张敬修、方隆、惠祥和宁王朱权、义王朱祐宾等,但琴制渐趋狭小,与唐宋相比,无多进展,而且有些宝贵的经验还丢掉了(如舌穴)。
清代几乎是造琴技术史上的空白时期。晚清到民国年间,杨时百、徐元白等取法唐人,琴制渐宽长,是经过多年实践摸索出来的经验。
总的来看,唐宋两代是我国造琴技术史上最重要的时期。此时,所造出的琴大都造型美观,工艺精巧,发音优美、宏亮,是我们了解中国造琴传统的最直接的实物资料;切实详备的著述,则为我们研究和继承传统提供了重要文献。因此,唐、宋两代应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