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论坛 古琴新闻 古琴曲 古琴视频 古琴谱 古琴学习 古琴知识 古琴名家 古琴名曲 古琴文化 古琴厂家 古琴购买知识

中国造琴传统抉微

向古曲网知识中心投稿(古币奖励)您现在的位置: 古曲网 > 知识中心 > 古琴频道 > 古琴知识 > 正文
【字体: 】  

[组图]中国造琴传统抉微

    四、制作工艺

    传统造琴工艺,在唐、宋时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后世琴工都是沿袭唐、宋制作工艺。其中一些相当先进的技术,不但是我国乐器科技史上的光辉成就,对今天来说,也还有不少值得认真学习、研究的宝贵经验。现将传统选材,材料处理,底、面制作,开剜槽腹,粘合,灰漆等主要工艺程序依次扼要探讨如下:

    (一)选材

    中国造琴传统最重选材,从嵇康《琴赋》的描写就可以看出古人对选材十分考究。唐代世代相传的制琴世家雷氏更提出:“选材良,用意深,五百年,有正音。”[13]他们把选材良视为一张琴是否成功的首要条件。

    前人不但在选材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更为可贵的是,在理论上对选材也有不少专门的论述。琴面用梧桐,又以峄阳、龙门二地孤生于石上者较为理想。沈括又提出:“琴虽用桐,然须多年木性都尽,声始发越”[14]。对桐木的选择的要领是:“择紧实而纹理条条如丝线细密,条达不邪曲者,此十分良材,亦以掐之不入者为奇。”[15]沈括更提出:“琴材欲轻、松、脆、滑谓之四善”。《太古遗音》对此还有进一步的见解,并从理论上对选梧桐加以论述。

    至于琴底材料,汉代就已用梓木。宋人又对此有进一步的认识。“天下之材,柔良莫如桐,坚钢莫如梓,以桐之虚合梓之实。刚柔相配,天地之道,阴阳之义也。”赵希鹄更提出:“择面不择底,纵然法制之,琴亦不清,盖面以取声,底以匮声,底木不坚,声必散逸。法当取五、七百年旧梓木。锯开以指甲掐之,坚不可入者方是。”应该说这是十分精辟的论述。
另外,对于木质软硬对琴音的影响,宋代亦有论述。如:“面前用梧桐……太硬则无声,太缓则声虚;梓须避其心,……木性条直,阴阳相向,底面无节,是为斫琴之妙术也。”[16]“软坚无定,则徽弦边实边虚;甲难入者,不宜灰漆;似坚而软者,不宜白弹。……”[17]可见古人选材完全是出于音响的要求。

    (二)材料处理

    古人处理木材有用自然干燥方法的,也有采取人工干燥方法的。传统人工法有两种:一种是《断琴记》所记:“乃作烧灶,以炭火爆之。……五日以上,十日以下,其木似有烟色,乃称其轻重以定干湿;斤两不减,则其木为干,乃止爆焉。木既出,击而听之,其声坚劲清响为妙。……木既出灶,置之高阁,可停旬余,其木曲直乃定。”记述方法及程序十分详备,宋人这种烘干的办法,直到现在还有沿用。另一种是杨时百《藏琴录》所说:“虞君(和钦)与同僚……得龙门桐材极多,以水煮七昼夜,去尽黑汁复置烈日中经年[18],木轻如叶”的水煮(日晒)干燥法。

    笔者所藏“碧天风吹”琴,腹内款书“大明壬申获古良材。”打开琴腹见四边烤焦,因是挖槽后所烤,显然不是为了干燥的目的,推其用意可能如《断琴记》所说:“或火爆日久为佳,故蔡邕焦尾琴其声妙者,盖炽余也”。其目的是使金石韵更为突出。这是不见于记述的一种处理方法。

    (三)制作底面

    琴书关于这一部分叙述过简,但相互参证,细析文义,仍然能获得一些消息。《断琴记》说:“凡欲斫琴,先须依此制度,定了底板,开剜依前式……然后取面板定心平直,两缝相合,稳正条直,全无走侧,方得消息划动槽身,惟要一直”。参照田芝翁《太古遗音》“制度”条下:“并取底板比量”一句,可知古人是用底板作样板来制作面板。面板的制作,《碧落子》述:“为材之时,先定头厚一寸三分……于头量至肩得一尺,横画墨分定,自墨以下收煞至尾就一寸,自墨以上收煞至头底面共一寸四分,为朴素之分寸。”这里所说的收煞,是指逐渐减低的琴板弧面。参照田芝翁《太古遗音》“造琴法度”篇中收煞之义,可知与别处“收杀”(仅作“削减”讲)有别。具体怎样收煞法,没有说。杨时百《琴学丛书??琴余》中有:“琴面圆准肩尾,则以割圆法取之,余随肩尾为准”的记述。根据笔者制作的经验,可知这是用圆规于材料头部断面画一寸三分高的圆弧,然后由头求肩,作出肩部弧度。横画墨标定肩部位置,再在材料尾部画一寸高的圆弧,由肩弧至尾弧用长刨推平(“琴面圆准肩尾”)。这样琴身面弧就作出来了。然后自肩至头逐渐低头,至头部弧高九分(原注:底四分、朴一分。)《断琴记》又特别提出:“又切记自肩至岳下一准面式为妙。”也就是杨时百所谓的:“余随肩尾为准。”这样,面板弧度就基本作好了。然后依底板样式,锯切去项腰处弯线外的部分,面板外形就完成了。

    (四)开剜槽腹

    开剜槽腹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它直接决定着面板的厚度。古代没有卡尺,但古代大师发明了一种十分高明的方法。据《碧落子》记述:“腹开深七分,以木作横格子,上安七分度以曳之,取知其度深浅,其格如斗概。”斗概,是古来平斗的横木尺,用以刮去斗面以上的米栗。量琴的横格尺与此同义。所不同的,是多了一个量深的“七分度”。我国琴工在公元十一世纪就使用的这种游标尺,与现代测深度的游标尺结构、原理完全相同。

    (五)粘合法

    粘合法最早见于《断琴记》:“凡欲合琴,先择良月,须于三伏内用上等细生漆入轻薄牛皮胶煎水,大忌肥腻,渐上入,少调和令匀后,挑起如细丝不断,方得下细绢罗牛胫骨灰一两,调末一两相拌搅,稠粘如饧;然后匀匀涂于板缝上,先以竹钉子于头边及其尾下面勘定,贵无长也;然后用索匀缠,仍于天地柱两边以木楔楔之,缝上漆出,便随手净刮去,入窨内七日,侯干取出。”其叙述甚详,自《太古遗音》以后琴书,莫不转引。
    但是,传世的古琴采用这种胶漆粘合的却不多,而是多用鱼鳔粘合。这是因为,胶漆粘合法虽耐热,耐潮,其牢度为它胶难以比拟;但是,一经粘合,就很难再从粘接缝处打开,给修琴带来了困难。

    (六)灰漆法

    古琴涂用天然大漆,制作工艺较复杂,以《断琴记》、《太古遗音》记述最为详备。

    需要提出的是,古琴漆灰厚度颇不一致,最厚的可达半分,漆灰太厚时,会影响振动,声音多细紧。《藏琴录》“重修时通体斫去瓦灰二三分,音始发越”的记述,就是漆灰过厚影响音量的明证。前述“百衲”琴,漆灰就很薄,尚不及二厘,但声音极为清越;推其漆层,不过二、三道薄灰加二道生漆的范围,与近代徐元白先生制琴的薄漆法相同。

    又,前引《斫匠秘诀》言:“甲难入者,不宜灰漆;似坚而软者,不宜白弹”。(白弹就是不漆的素琴,古琴有此一式)。由此可知,灰漆的厚度尚需根据材料软硬而有所不同,不可执一。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丁承运   文章录入:含羞草    责任编辑:旨卿 更新时间:2009/7/26 16:44:48   发表评论
分享到: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推荐音乐
    推荐视频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 商标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09 | 网络带宽由深圳琴行 音乐厅大音琴院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