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古琴的鉴别与调整
(一)鉴别
古人在鉴别琴的优劣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琴材方面
杨时百说:“古人论琴称良材而不称良工。”[19]可见前人对琴材的重视。《太古遗音》说良材应“举则轻,击则松,折则脆,抚则滑”。
我们鉴别一张琴,都习惯于看看木质如何。但通常也只能通过池沼观察面板纹理、材质、色泽,或用手指触感其质地的软、硬、松、紧及老嫩、润泽程度等;以纹理均匀条达,木质软硬适中,润滑光泽,而无节疤者为良材。如果是古老的琴,还可通过木质的颜色,推知大概的时代。如清代的琴木质微黄带灰,明代黄,南宋金黄,北宋以上的呈紫金色等。
2、发音方面
对于声音,《太古遗音》提出了“九德”的检验方法。即:奇、古、透、静、润、圆、清、匀、芳。具体要求是:
(1)奇:“谓轻、松、脆、滑是也”。这是《太古遗音》原书的解释。清杨时百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四善以质言,九德以声言”。“九德当论声,不当论材”。而“奇”的含义应是指不同凡响的琴。"
(2)古:谓淳淡中有金石韵。
(3)透:谓清亮而不咽塞。
(4)静:谓无 飒以乱正声。
(5)润:谓发声不噪,韵长不绝,清远可爱。
(6)圆:谓发声浑然而不破散。
(7)清:谓发声犹风中铎。
(8)匀:谓七弦俱清圆而无三实四虚之病。
(9)芳:谓愈弹而声愈出,无久弹声乏之病。
这是相当高的要求。通常一张琴能具备四、五德就很好了。后世有人觉其过繁,另提出“苍、松、清、脆”四字诀,作为一张好琴的音响标准。
3、制作方面
苏东坡云:“知琴者以谓前一指后一纸为妙。”这是说对岳流和琴面工艺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按之若指下无弦,吟振之则有余韵”。再是琴的长度、弧度要适中。灰漆以鹿角霜为最差,容易剥落而且不易修。
古琴鉴别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断纹。由于木质和漆灰的强度与振动性能不同,年久的琴漆会产生裂纹,称作断纹。这是古琴特有的一种现象。由于它是由长年的振动所致,所以有断纹的琴发音更透彻,同时外观也显更美。自北宋以来,琴人对此都很重视。断纹以其形状分为不少名目,《潜确类书》云:“古琴以断纹为证,不历数百年不断。有梅花断,其纹如梅花,此为最古;有牛毛断,其纹如发千白条者;有蛇腹断,其纹横截琴面,或一寸,或半寸许;有龙纹段,其纹园大;有龟纹,冰裂纹。”其中横纹横截琴面的,还有大小流水断及大小蛇腹之分。而横纹间又有竖纹相连(如蛇腹者)的称作蛇腹断。蛇腹断是有流水断发展而来,所以又古于流水断。历来以蛇腹和梅花二断最为名贵。关于鉴别断纹真伪的方法尚多,因已属考古范围,不再涉及。
(二)调整
前人尚有“调声”一法。最早提出调声法的是北宋《碧落子》:“若灰漆已毕,施弦调之,若声浊,更宜削木,此调声之法也。今有古琴分寸厚者,削而再灰,其声乃清,此削灰漆之明验也。”并指出底面厚度不称所产生的毛病。
凡面厚底薄,木(按)浊泛清,大弦顽钝,小弦焦咽”。
“面底俱厚,木(按)泛俱实,韵短声焦”。
面薄底厚,木(按)虚泛清,利于小弦,不利大弦”。
“面底皆薄,木(按)泛俱虚,其声疾出,音韵飘扬”。
“是故为琴之法,必须底面相当,虚实相称,弦木声和,然后为得”。
解决的办法是:“面之厚者削之,底之薄者换之,无不清响”。
其经验大部分都是正确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斫匠秘诀》中也指出了前虚后实,前实后虚,轻重不均,徽弦不相应等琴病以及修的方法。
古时,由于琴制不一,加之所用材料的质量、软硬各异,琴制成后往往会出现以上某种毛病,亦多有破腹重修者。而这些经验和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研究传统,发扬传统的工作,也是有所裨益的。
以上仅只是抉取造琴传统的最主要成就及笔者点滴经验心得。从中已不难看出我国造琴传统的丰厚和久远。做为我国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值得并需要我们去认真学习、研究的。
古代大师们的丰富实践,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既不可墨守成规,死搬硬套;也不可丢掉传统,师心自用,而是应在深刻了解、掌握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使之有所发明,有所前进。(原载《乐器》1981年第1、2、3期)
注释
[1]见《古琴疏》
[2]见《齐书·王敬则传》江左有蔡邕焦尾琴在主衣库,上勒五日一给仲雄。
[3]见《琴学丛书·琴话》琴师黄勉之云:平生所见名琴数百,以假焦尾为无上上品。
[4]见《琴苑要录·断琴记》:“或火曝日久为佳,故蔡邕焦尾琴其声妙者,盖烬余也。”
[5]见北宋《断琴记》:“唐贤所重,惟张、雷之琴”
[6]见《苏东坡笔记》:“其岳不容指而弦不 ,此最琴之妙,而雷琴独然。”又赵希鹄《洞天清录》:“雷张制槽腹有妙诀,于琴底悉令洼如仰瓦……”可证。
[7]见项子京《蕉窗九录·琴录》:“宋有琴局,制有定式,谓之官琴,余悉野斫。”
[8]见(日)林谦三所著《东亚乐器考·古琴琐说》
[9]见《尔雅》
[10]见《礼记·明堂位》
[11]见《左传》
[12]见《世本》
[13]见宋《斫匠秘诀》
[14]见《梦溪笔谈》
[15]见赵希鹄《洞天清录》.
[16]见《断琴记》
[17]见《斫匠秘诀》 按:木材曝晒则易裂,宜置通风处晾干。
[19]见《琴学丛书·琴余》卷二,二十五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