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论坛 古筝新闻 古筝音乐 古筝视频 古筝乐谱 古筝教学 古筝知识 古筝名家 古筝名曲 古筝文化 古筝厂家 古筝购买

古典到底—在筝乐中寻梦

向古曲网知识中心投稿(古币奖励)您现在的位置: 古曲网 > 知识中心 > 古筝频道 > 古筝文化 > 正文
【字体: 】  

古典到底—在筝乐中寻梦

    拥有自己的古筝并在闲暇时间弹奏以得怡然之乐已足足有五年的时间了。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古筝这一件乐器带给我一些其他物件所不能带来的一切,快乐幸福也好,幽思忧伤也罢,如今确也成为我人生路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每当想念起,心潮也不觉澎湃起来。

    我与古筝这一件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似乎注定有一份不解之缘,虽然事实上是相见恨晚。那是在我十七周岁那年的秋天,我把自己所喜爱的古筝从三百里之外的省城带回了家。记得当时,音乐老师送我们去省城教师家认门,同学们在教师的考察与建议下,各自选择了自己所钟爱的乐器,而我则选择了古筝。当时有很多人不解,都对我选择了这一门乐器感到奇怪,因为我是男孩子。一般地,人们会认为古筝是女孩儿的专长,记得我们那一届艺术生里,有六七个女孩弹古筝,由此我也颇为“荣幸”的成为万花丛中一点绿。我自个儿也确实在内心深处庆幸自己选择了这一门乐器。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当年我的选择没有错,我至今还享受着古筝这一乐器带给我的一切乐趣。当一群艺术生齐聚一室,学习音乐艺术理论的时候,我们也常常谈起乐器演奏的话题,更多的时候则是他们静下来听我的古筝演奏,乐趣自然不少。现回想起来,一为当年大家齐聚在一起高谈阔论而倍感亲切与思念,一则为我当年的明智抉择倍感庆幸乃至振奋。

    最早知道古筝应该是在电视中。那个时候,看到电视里身着古装的美女款按琴弦,只觉美雅大方,潇洒飘逸,而奏出的音乐确也是不同凡响。那时还在孩童时候,只知道剧中女子弹奏的是琴,还不知道是古筝。真正接触到古筝就是那年的秋天了。当年选择古筝应该与孩童时在电视剧中看到的景象与深层的记忆脱不了干系吧。

    刚刚接触古筝的时候,心里或许就有一种神秘感,也的确保持了一段时间的兴趣,然而时间长了,也往往会产生腻烦的心理。因为接下来不再是当初面对着古筝那华丽大方的外表发呆了,而是要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和理论素养的积累,原先的兴趣肯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多或少地消减,因为机械的训练往往使人觉得枯燥乏味,更何况是在意气风发的年轻时代。好在自己还能坚持下来。在系统的学习中,我渐渐地掌握了古筝演奏的技巧和方法,并在私下里接触了不少古筝方面的乐曲,自觉的知识补充使得我的学习多出很多的色彩,不像其他同学所说得那样偏激,把它看成是一种重复性的练习和枯燥乏味的过程。通过阅览相关方面的书籍,我了解到很多脍炙人口的佳话,比如《高山流水》中所写的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乃至后来伯牙摔琴谢知音的眷眷友情;《广陵散》中聂政刺韩王的悲壮与英勇气概以及魏晋时稽康临行前抚琴以奏此曲的无畏精神;又如《苏武思乡》中苏武于北海牧羊但心系汉国的不屈于蛮夷的高风亮节等等。在这些书籍以及一些资料中,我对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状貌、风度气魄有了一定的认知,也隐隐觉得自己在现实中觅得到模仿的对象,而这也恰恰影响了我后来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古筝艺术应该是我的钟爱,但家庭的拮据生活常常令我耿耿于怀,毕竟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终于在高三时的一天我忍痛下定决心,放弃了古筝的学习,从艺术生的队列中退出并归入到普通考生中来。现在想来,觉得当时的决定也不错,因为当时我象征性地放弃了,在私下里我却坚持了自学的方法。因为家里拮据,经济来源跟不上,也只好自己多辛苦一些了。到了大学,我的时间以及其他方面的条件有所允许,我也更加坚定了自学的信心。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我凭着先前老师的指导的技法以及对必练曲目的深层记忆,凭着手头所有的古筝音乐磁带和光盘以及考级曲集,开始了自学之路。起先自然是一边听录音一边对照着曲谱哼唱并进行或深或浅的体会,等乐曲旋律熟记于心时,便开始练习弹奏。学习下一个乐曲时,也自然是一样的程序。就这样,在那一段时间里,我自己学会了几首较大型的乐曲。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能够顺利完成自己所定的学习计划自然是令我由衷高兴的,而学习古筝的信心与兴趣也大大提高了。

    在自学的那一段时间里,我不仅仅在练习乐曲方面下功夫,还阅览了大量的书籍,因为我知道,一个好的琴手,不仅仅要凭着自己精湛的演奏技艺,还要有必要的文化内涵、修养作铺垫。再说,老师可以教给你演奏的方法,却不一定能教给你思维的方法。基于这一点,我就找相关的书籍来看,从本专业到非本专业的,从有关中国传统音乐到传统文化其他方面的,一年下来,计算一下,虽然我不是音乐专业的学生,但我读音乐方面的书籍却很多。

    与那些深居高校庭院并深造古筝专业的朋友来说,我仅仅是一个古筝音乐的爱好者,是一个深谙传统的古筝文化的边缘人,但我却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追求,已期达到令自己满意即可(不强求)的境地。因为喜爱,才使得我的兴趣不仅未泯,反而保持并加剧起来。

    据相关人士说,在中国学习乐器的人当中,古筝与钢琴是最受欢迎的两件乐器,而古筝自然也是能与钢琴这一件西洋乐器相媲美的中国传统乐器了。这不仅使我,一个深爱着自己国家与民族传统文化的人来说,的确是一件值得欣慰乃至骄傲的事情。是的,看看我们的音乐文化的瑰宝、最能够代表中国音乐文化的乐器——古琴,因历史的变迁、曲高和寡而不合时宜以及大众娱乐语境的冲击,渐渐隐退于历史的大潮中……而现如今国内学习古筝艺术的大潮或可能弥补我们中华民族在这个领域的心灵伤痕吧。所以我由衷的高兴。

    通过搜集和阅读大量的史料与传记文章,我了解到在古筝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历史中,有无数个先辈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潮州筝乐大师郭鹰、客家筝派大使罗九香、山东筝派大使赵玉斋等先辈的事迹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我,激励着我,使我时刻保持着不满足当前现状而前进的动力。在山东艺术学院读大学期间,我经常拜访山东筝派代表人、著名演奏家韩庭贵先生,老先生已年过花甲,但是精神依然矍铄,他的谆谆教导使我找到了前进的动力,也使得我更加坚定了为中国古筝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一份贡献的决心,哪怕所尽是一份微薄之力。

    我个人性格比较平和、喜静,不善于激烈竞争与嘈杂的环境,而古筝是我具有这一性格的重要因素。闲暇里,自己常常窝在私人小室,戴甲按弦,或曰附庸风雅,或曰怡然自乐都非重要,而是在自己的世界里自由驰骋想象,形神放达。在琴弦的拨弄之间,你拥有的是私人的空间,又是一个不夹杂任何嘈杂的静谧世界。在或清爽或凄楚的乐调里,自己的情感世界可以尽情地开放,想象的空间可以尽情地扩张。就在这些乐调里,我觅得心灵的栖息之地。想想身边人经常为繁忙的工作或事务所累,并常常驱车至茶社雅座,以缓精神之压,我在想,追求精神舒悦,一乐器足矣。对于我来讲,这个乐器自然是非古筝莫属了。身边也常常有人问起我的演奏水平、级别之类的问题,余惟有默然,不为自己的水平或级别的不尽如人意,而为那种在激烈竞争社会下的急功近利的心态。试想,仅仅有滚瓜烂熟的技艺,却不具备真正钟爱包括自己民族音乐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心态与热情,没有平静和善、关怀众生的博大心境,又有何可炫之处呢?想想我们真正的大师,他们的呕心沥血挽救的是整个民族文化阵地,这并非仅仅具有高超的技艺所能达到的。由此,我从来没有考级的想法,只想在自己的世界里自由一些,不想为身外之物所累。再说,有兴趣这个最好的老师,余已满足了。

    对于古筝乃至其他类民乐的喜爱(比如广东音乐、福建南音、纳西古乐等等),常常使我面临着被批评的境地,有很多次身边的同学跟我讲我的保守,而我只有无言以对,并且执著于自己心中的那一块净地。相对于追求现世浮华的表象,我更愿意寻觅我们民族深处的根基。是的,谁会知道我私下里的想法呢?我想只有我的那一架古筝懂得我的苦心孤诣吧。多少个日日夜夜,我的那架古筝陪伴我苦读至深夜,为了整理出一份份比较系统的古筝资料。再说,那一架古筝常常令我看到大师们不辞辛苦的身影,又常常令我想起父母对我的一片期望,我则只有通过“劳动”,以尽绵薄之力。

    我常常梦想自己能像阔达的古人一样,或深居高山,或临溪而驻,煮茶自怡,弹筝自娱,自由放达,体味吾民。或许这就是我心中鸣动着的一种古典情节吧,或许现代时局不能还我以此梦,而我却会古典到底,在筝乐的海洋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梦,尽力完善自身并惠及身边众人。

    大学时候有一位很有才华的同学,写的一笔好文章,他的诗歌《古典到底》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这里,借来引用,也算是抒发我为了古筝艺术而“古典到底”的决心和痴情:

或许是多少年前的一个扣
或许无法形容欲说还休
我守着你
像一朵芍药寂寞的开在
暮春之后 

我需要因而我渴望着
唐诗宋词,宫商角徵,流苏掩帐
我需要因而我渴望着
对着一面模糊的铜镜
慵懒的梳妆 

我洗不去那厚重的粉底
我挣不脱那摩登的樊篱
我想让自己痛快的憔悴
在芍药褥子上永远的恣肆斜倚
于是我要古典到底 

我要古典到底
勇敢的将旗袍穿入北方的冬季
我要古典到底
让脸庞没有胭脂的痕迹
我要古典到底
对花放纵积蓄百年的粉泪
临水乱弹筝曲乱拨一池的宫商角徵羽! 

我要古典到底
了解多少年前的一个扣
为了自己不再欲说还休
为了做一朵平凡的芍药
嫣然却不开在暮春之后

林潇湘的死杜十娘的恨
李易安的颠沛命呵王昭君的思乡魂
青史恁长树碑立传
谁去写斑驳的泪痕!
谁去述如诗的古典! 

然而我无法演绎无法阐述
像庸俗的蛾子无法演绎蝴蝶的凄楚
像单飞的黄叶无法阐述缤纷的春暮
我只能横着干涩的心瞪着干涩的眼
执著于古典呵狂恋着古典
直到花蝶两残伴风而散
直到现代成了古典古典不再遥远

我解不开多年前的一个扣
古典的事无法形容欲说还休
于是作一朵将凋的芍药
兀自立在缤纷的春之尽头

本站原创   文章录入:旨卿    责任编辑:蒙蒙 更新时间:2008/5/30 16:06:07   发表评论
分享到: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推荐音乐
    推荐视频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 商标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09 | 网络带宽由深圳琴行 音乐厅大音琴院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