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小云,原名德泉,字绮霞。1900年1月7日出生于河北南宫县,后定居北京。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曾历任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委员、中国戏曲家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京剧院院长、中国戏曲学校艺术顾问。
尚小云幼年曾随李春福学老生,是为“把手徒弟”。1909年进入“三乐社”科班(后改名“正乐社”),艺名“三锡”,先习武生,又学花脸,其后因师辈们见其扮相秀丽、英俊,逐让他改学旦行,师从青衣名家孙怡云,便改艺名为“小云”。1912年,在广和楼公演中,他的戏很受欢迎,1914年被评为“第一童伶”。世人称尚小云、白牡丹(荀慧生)、芙蓉草(赵桐珊)为“正乐三杰”。
16岁出科后,他就与当时闻名遐迩的老生孙菊仙同台演出《三娘教子》、《战蒲关》,有撰文者称他“天赋歌喉”、“穿云裂石”。他受教于戴韵芳、陈德霖、路三宝、王瑶卿等名师,艺事突飞猛进。他早年习武生,对杨小楼的艺术十分仰慕,后来他把“杨派”武生的精湛表演,吸收融化,用在自己的旦角戏里,使其表演刚劲、挺拔,于旦角的妩媚多姿中又见阳刚之美,特别适于表演巾帼英雄人物。至此,尚小云成为同辈旦角中,以演女中豪侠为特色的佼佼者。
1918年,尚小云自组“重庆社”,不断排演新剧目,以巾帼英雄人物为居多。如《卓文君》、《林四娘》、《秦良玉》、《墨黛》、《双阳公主》、《摩登伽女》、《相思寨》、《青城十九侠》、《虎乳飞仙传》、《红绡》、《峨嵋剑》等等,都是他首创演出,又成为他的独有剧目。
他以刚劲激昂的唱工和矫健优美的武功,创始了文武并重、歌舞兼长、刚劲挺拔、清新英爽、洒脱大方的尚小云“尚派”表演艺术。与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被誉为与世瞩目的“四大名旦”,世称“梅、尚、程、荀”。
1937年,他创办“荣春社”。他不惜家产办学,培养了“荣”、“春”、“长”、“喜”两科学生以及三个儿子。尚小云治艺严谨,无论对己对人要求十分严格,但在生活中对人十分热情,慷慨仗义,倾囊相赠。“荣春社”共培养学生200余名,遍布全国,在京剧演出和京剧教育岗位上发挥重大作用。
他的嗓音宽亮圆润,运用自如,以刚健为主,很适合唱青衣戏,如《二进宫》、《祭江》、《祭塔》等重头唱工戏的大腔和高腔尤其出色。他的武功基础深厚坚实,在《御碑亭》饰孟月华遇雨难行的滑步、《失子惊疯》饰胡氏的多种疯步和水袖,特别是在《昭君出塞》边唱边舞“趟马”的圆场,堪称绝技。在《湘江会》、《战金山》、《秦良玉》、《相思寨》、《双阳公主》等戏中的武打,技巧非常娴熟,动作极其矫健敏捷。
他的念白,不同于梅兰芳、程砚秋的是在“韵白”以外,兼以“京白”取胜。他的韵白有许多借鉴“杨(小楼)派”的地方。他根据人物思想感情,从语气变化中换气口,一语未完,下即转移,字句之间的过渡似断实连、声情并茂。他的京白得力于“王(瑶卿)派”,在直率中充满细腻,在粗犷中充满洒脱。他的念白好就好在言语爽朗,感情洋溢,发自肺腑,亲切可人。
1950年,他建立“尚小云京剧团”,任团长兼主演。1959年移居西安,任陕西省艺术学校艺术总指导。1962年,拍摄艺术片《尚小云舞台艺术》,录制《失子惊疯》和《昭君出塞》两部影片。1964年受聘于陕西省京剧院,担任该院首任院长(当时,陕西省京剧院是全国五大京剧团体之一)。
他的弟子甚多,亲传弟子有张蝶芬、赵啸岚、雪艳琴、张君秋、孙荣蕙、杨荣环、尚长麟、李喜鸿(北京)、孙明珠(陕西)、董玉苓、李翔、包启瑜、周百穗、童葆苓、尚慧敏等,再传弟子有马博敏、李莉、鞠小苏、周利等。其长子尚长春攻武生,幼子尚长荣攻花脸,女婿任志秋攻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