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的《放风筝》小调,歌唱内容大同小异,旋律风格却因地有别,但仍有一个共同特点:高度抒情,优美动听。所以,已经记录下来的各地《放风筝》,多数是脍炙人口之作。流行于冀、鲁、苏、皖一带的《放风筝》,多数使用了明清曲牌“码头调”,南皮的《放风筝》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将流传于江南的优秀曲牌“移”到北方,用以歌唱当地民俗生活的成功范例之一。
同南皮的《茉莉花》一样,《放风筝》也是“南歌北唱”,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特别重要,那就是冀东南地区刚好是京杭大运河的必经之地,千百年来,这里不仅是经济贸易的枢纽,而且也是文化交流的通道,南来北往的人把北方的民间艺术带到江南,同样又把江南的传统音乐播迁于北方,流浪艺人,成为这种文化交流的使者。中国的这类城镇很多,它们要么是在水陆交汇处,要么是两省或三省的边界地,这里的音乐除了品种较丰富外,其风格也很独特,在“南歌北唱”或“北歌南唱”的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的“小环境”特色。
河北南皮的民间小调《放风筝》从三月清明唱起,到收风筝回家结束,其曲调基本上是《码头调》曲牌的原样运用,但在后半部分出现了两个变化:一是第三乐句结尾时,它没有像江苏民歌《姑苏风光》中的《码头调》那样跳进到高音区并结束于高八度Do音(1),而是将原过门音调变为一个衬句并一路下行到低八度Do音(1);二是在此之后,使用了“那咿呀呼咳呼咳,哼哎那咿呀呼咳呼咳哎咳”这个长衬句,其曲调则是首句的过门音调,两者结合,再加上当地方言的运用,使其成为内柔外刚、南北交融的风俗之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