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南戏剧本,作者佚名,二十六出。全名《黄孝子千里寻亲记》,简称《黄孝子寻亲记》或《黄孝子》,《曲海总目提要》卷三十五称《节孝记》。《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钞本影印。此本题《黄孝子毁亲记》“元阙名撰”,而剧内有明太祖语,当为明人改本。黄孝子觉经寻母事,《元史》卷一百九十七《羊人传》中有记载。
剧谱南宋统制黄普集义兵抗元军,兵败被杀,妻陈氏被掳不屈。黄普死时,其子觉经仅五岁,为人收养;觉经年十八时,只身外出寻母,历经艰苦,始於汝州寻得,时朝廷有命放俘虏,遂得奉母归养。觉经曾聘女庆贞,外出寻母离乡多年,庆贞父欲女改嫁,女不从,投江,为人所救。觉经奉母回,夫妇团圆。
此剧在清康熙年间昆剧舞台上较流传,演出效果极佳。金埴《巾箱说》:“姑苏乐部搬《节孝记》,至孝子见母,不惟座客指顾称叹有欲涕者,即两优童亦宛然真泣,所谓无情而有情者。彼文有至文,斯戏非至戏耶?”《缀白裘》收有此剧《春店》一出。
②传奇剧本,明高濂撰。《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明万历世德堂刊本影印,共两卷,上卷十七出,下卷十五出《缺两出》。上卷节部《赋归记》谱陶渊明之节,下卷孝部《陈情记》谱李密之孝。《赋归记》谱陶渊明归隐事迹,而以陶弃家入莲社作结。祁彪佳《远山堂曲品》评此剧说:“陶元亮之《归去辞》,李令伯之《陈情表》,皆是千古至文,合之为《节孝》,想见作者胸次。但於二公生平概矣,未现精神。且《赋归》十六折,而陶凡十五出,《陈情》十六折,而李凡十三出,不识场上劳逸之节。”祁氏谓《节孝记》各十六折(出),当为示将第一出标目计算在内。此剧万历中曾用昆腔演出,《群音类选》收入八出曲文,入“官腔(昆腔)类”,清代未见舞台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