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传统戏曲程式化的语言表达、写意性的表达效果的应用
中国古典戏曲最突出的特点是写意性、虚拟性、程式化。《红楼梦》这方面也借鉴了很多。
(一)巧妙地应用传统戏曲程式化的语言表达
程式化是中国古典戏曲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在《红楼梦》中作者这方面的借鉴与应用确实也很多。戏曲是程式化的表演,也使人物的语言表现出固定的套路,人物与人物的对话多用套语或一些压韵的念白。如,“不知驾到,未曾远迎,多多得罪”、“来得鲁莽,望乞海涵”、“后堂摆宴,与大人接风”等等。这些套语,在很多戏里都可套用,戏曲行话称之为“水词”。[7]《红楼梦》却将之吸收提炼,改造点染,用在适当的场合让人物说出来,竟诙谐幽默,妙趣横生,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我认为曹雪芹对这种程式化语言的应用主要有两方面的意义:
1、通过程式化语言的应用,反衬人物性格,达到预期的讽刺效果。如第十七回元妃省亲时与贾政的一段对话:
又有贾政至帘外问安,贾妃垂帘行参等事。又隔帘含泪谓其父曰:“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贾政亦含泪启道:“臣草莽寒门,鸠群鸦属之中,岂意得征凤鸾之瑞。今贵人上锡天恩,下昭祖德,此皆山川日月之精奇、祖宗之远德钟于一人,幸及政夫妇。且今上启天地生物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旷恩,虽肝脑涂地,臣子岂能得报于万一!惟朝乾夕惕,忠于厥职外,愿我君万寿千秋,乃天下苍生之同幸也。贵妃切勿以政夫妇残犁为念,懑愤金怀,更祈自加珍爱。惟业业兢兢,勤慎恭肃以侍上,庶不负上体贴眷爱如此之隆恩也。”贾妃亦嘱“只以国事为重,暇时保养,切勿记念”等语。
贾政对元妃所讲之话在一定意义上就有很大的程式化色彩。通过这一番话一方面能够反衬出贾政性格的迂腐;另一方面也说明封建等级社会礼教对人伦人性的颠覆,明明是父女相见却要拿一番官腔官调来交谈,缺少了一种亲切之感,在一定意义上起到了对封建礼教人性人伦泯灭的讽刺。
2、应用程式化的语言语言能够调节小说气氛,增添其诙谐、幽默色彩,使全书妙趣横生。《红楼梦》是一部既含蓄典雅又诙谐幽默的小说。书中人物高超的吟诗作赋能力,表现出作者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语言功底。《红楼梦》是一部格调高雅含蓄的经典之作,书中的一个词一句话都能表现出作者高雅的生活情趣和修养。然而就是在这样作品中,作者也没有将焦点全都聚集到林黛玉、贾宝玉这些作者理想中的高洁之人身上,而是在他们吟诗作赋的同时,也参入了一些世俗性的东西,如戏曲因素的介入、对普通市井贫民的生活描绘。这样一来,使作品体现出一种既含蓄典雅又诙谐幽默的风格。如第十六回:
凤姐见贾琏远路归来,少不得拨冗接待,房内并无外人,便笑道“国舅老爷大喜,国舅老爷一路风尘辛苦,小的听见昨日的头报马来,说今日大驾归府,略备了一杯水酒挥尘,不知踢光谬领否”,贾琏笑道“岂敢岂敢,多承多承”。
凤姐的几句话拿腔做调,有板有眼,既表现了对丈夫归来的亲热,又卖弄了自己善于调笑的口才,戏曲台词巧妙应用到了日常生活之中。凤姐常常喜欢用戏剧台词打趣。比如,第四十回,李纵问凤姐对诗社到底管不管,凤姐回答“明日一早就到任,下马拜了印,先放下五十两银子,给你们慢慢的做会社东道”。戏曲台词中不是常见“择日到任,下马拜印”吗?可见,凤姐对戏曲台词熟烂在胸,脱口而出,已是习惯成自然了。此刻,她见贾琏远路回来,房中又无他人,自然又用戏曲台词卖俏打趣,博取贾琏的欢心。此处也有脂批道“娇音如闻,俏态如见,少年夫妻常事,的确有之”。《红楼梦》里熟悉戏曲的大有人在。如贾母、宝钗、黛玉,作者之所以没有让其他人物如此,是因其性格所致,凤姐粗俗,贾母自尊,宝钗稳重,黛玉文雅。正如宝钗所说“世上的话,到了凤丫头嘴里也就尽了。幸而凤丫头不认的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世俗取笑”。可见,曹雪芹十分精通性格语言,这里借鉴戏曲台词起到了很大作用,使作品体现出一种诙谐幽默。
(二)借鉴应用传统戏曲写意性的表达效果
写意性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又一特点。中国的古典戏曲和其他中国传统艺术(如国画、书法等)一样都很讲究写意性,追求一种“神似”,认为“离形而得神”。中国的戏曲舞台上由于没有固定的布景,且摆设简单,一张椅子就可是皇帝的大殿,一座台子就可以是城门。而且人物活动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居住环境)都是由剧中人物的视角以词曲的形式通过人物的歌唱描绘出来,所以唱词中有大量的写景内容。而且由于这些景与场面是以剧中人物的眼睛观察出,经过了他的过滤,必然会带有人物的情感因素。人物的情与景或场面交融起来,景由人生。如《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节中的精彩唱词: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枫林醉总是离人泪。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媳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料晖。马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刽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上面一段文字,就是通过抒情写意的手法,将崔莺莺的离别之情与萧瑟的秋景融合在一起,营造一副伤感气氛很浓的离别之境,可谓是情相和、意相融,景无限,味无穷。《红楼梦》在创作上也受到了戏曲艺术这一特点的影响。将写意、诗化的手法融入情景,使写景、状物都极具抒情化的特点。在《红楼梦》中许多描写景物都带有主观情绪,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融情于景”即是如此。
如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一回中,黛玉葬花一幕最富抒情写意的色彩。文中曹雪芹用长达26句的《葬花吟》来描绘黛玉葬花这一充满诗情画意的情节。“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落花已是满地,春日即将逝去,引发了黛玉心中无尽的感伤。“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艳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现实环境的苦闷与压迫使黛玉倍感孤独和凄凉。“试看春残花渐老,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既是诗人对自己未来不幸命运的预感,也是作者对大观园众女儿必将沦落飘零的预示。这种情景交融的写意手法所具有的艺术魅力是感人至深的。畸笏叟云“余读葬花吟,凡三阅,其凄楚感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加批。”(庚辰本)[8]
再如第七十六回些贾府中秋赏月,这已经是前八十回贾府中最后一个团聚的场景了。作者出色的景物描写使人们即使在举家团圆的时刻仍能深深地感到悲凉之雾已无处不在了,有一种风雨欲来之势:
只听桂花阴里,鸣呜咽咽,袅袅悠悠,又发出一缕笛音来,果真比先越发凄凉,大家都寂然而坐。夜静月明,且笛声悲怨,贾母年老带酒之人,听此声音,不免有触于心,禁不住堕下泪来。众人彼此都不禁凄凉寂寞之意,半日,方知贾母伤感,才忙转身陪笑,发语解释。又命暖酒,且住了笛。
中秋之夜,本是人月共圆之时,而面对这一片清丽的月色,引起的不是把酒吟风的喜悦,而是众人满腹的惆怅,这种抑郁的心情,又通过阵阵笛声传递给读者。当时,抄检大观园在众人心中掀起的轩然大波并没有平息,几乎在同时,甄府被抄的恶讯又传来,这一切,都好似一层预示着不详之兆的乌云笼罩着贾府。清冷的明月,凄凉的笛声,感伤的心境,三者合融统一,使人们真切地感受到“悲凉之雾,遍被华林”。
《红楼梦》中应用这种抒情写意的表达效果的地方还有很多,如第七十九回宝玉到紫菱州见到的寥落凄惨之景所赋的一首诗也很有这样的效果,第九十八回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等章节都极富戏剧性。这些都体现出了曹雪芹对戏曲抒情写意的表达效果的完美借鉴与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