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论坛 戏曲新闻 戏曲乐谱 戏曲视频 戏曲音乐 戏曲知识 戏曲名家 戏曲名剧 戏曲文化 戏曲教学

融合创新出奇葩 新曲乡音颂乡情

——50年陇剧创作经验刍议
向古曲网知识中心投稿(古币奖励)您现在的位置: 古曲网 > 知识中心 > 戏曲频道 > 戏曲文化 > 正文
【字体: 】  

融合创新出奇葩 新曲乡音颂乡情

    新曲乡音颂乡情

    陇剧脱胎于陇东道情,但陇剧已经不是陇东道情。它是一个具有整体戏剧结构和全方位艺术成分的新剧种,是中国戏曲大家族中的一位新成员。50年来,陇东戏曲工作者不断对陇剧的音乐声腔进行创新和充实,使其在继承陇东道情的基础上,吸收西北地方戏曲音乐和民歌丰富其表现手段,借鉴、融合了其它剧种的演唱特色加以创新与发展,逐渐形成了以板腔体为主体、民歌为补充、嘛簧为特色的板式、民歌混合变化体为特色的形式系统。这种混合变化体,板腔体的花音、伤音(即苦音)两大类常用的慢板、二六、简板等善于叙事,散板、紧板则善于表现人物起伏迭宕的心绪变化,而民歌小调,含活泼、真切的抒情成分,乡土气息特别浓,加之一唱众帮的“嘛簧”,风格浓郁,独具特色,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和浓厚的乡土气息。独具特色的“嘛簧”,也不只是朴素的一唱众帮,而是根据人物感情、舞台气氛的需要,采用多种手段,对传统的两句一送簧进行了革新创造,派生出齐唱、重唱、合唱等多种伴唱形式,改传统男女帮腔,为男帮男、女帮女、男女混合帮腔等形式,这种变化对于描写意境烘托气氛,串连剧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而更富于时代气息和感情色彩。

    陇剧在音乐、唱腔、表演、舞台美术等方面作了大胆创新,形成了节奏明快、曲调婉转动听、表演细腻优美、服饰飘逸素雅、布景柔和协调、富有民间色彩的独特风格。尤其是陇人求真务实之特点,反映在陇剧表演上,就是讲求真实,重视从生活出发,以细腻的手法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一些特技动作,如水袖、扇子、舞绸、手帕、梢子等,通过演员的精彩表演,在群众中留有较深刻的印象。还以程式化的表演方式为基础,揉合了陇东民间秧歌、皮影身段造型,如侍卫警戒多用大侧身剪影姿势,特别是啼哭动作表现更为别致,人物左袖垂射,右手以袖掩面,大侧身晃动腰肢,前俯后摇,抽搐而泣,以此衬托人物的心理,这种表演方式和传统的秦腔程式形成了明显的区别,成为陇剧的独特风格。任何地方剧种能够存在和发展,都是因为有其不可替代的艺术特色。陇剧的音乐唱腔和表演风格独具风,正是陇剧不可替代的特色。

    陇剧的发展过程是不断探索、改革和创新的过程。通过近五十年的反复实践,艺术上趋于成熟,已能够胜任表现各种较为复杂的题材、形式的剧目内容。纵观陇剧的剧目,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并且紧密结合地域特点,紧跟时代发展,体现出浓厚的地域色彩和鲜明的时代色彩。陇剧的剧目创作始终坚持改编、移植、创作三并举,而且在改编、移植、创作中,这种求新的精神,使陇剧剧目成为众多剧作中的“这一个”。五十年来,陇剧积累了一百多个剧目,其中现代戏就有60多个,其中《草原初春》、《刘巧儿新传》《老孟家的婚事》、《天下第一鼓》、《陇原春》、《黄花情》、《陇东娃》和《苦乐村官》等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地域特色,从而将具有地方色彩的形式与有时代特色和地域风情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地方戏剧的发展和创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

    《老孟家的婚事》以陇东传统的重男轻女习俗和养儿才能传宗接代、养老送终的旧观念为切入点,表达了农村要发展首先是观念得改变的主题。剧中的故事并不复杂,情节也不离奇,无儿的孟来厚夫妇一心要养儿防老,打算过继胞弟来财的儿子,遭到独生女月月的强烈反对。戏剧的矛盾冲突便由此生发、展开、激化。职中毕业的月月,思想解放,见多识广,她揭露了叔父以过继儿子为名霸占财产为实的不良动机,最终说服了父亲,改变了父亲的旧观念,并且接受了刘强为上门女婿。这一组矛盾冲突的化解,与其说表现的是在当今社会中,女儿和儿子一样可以传宗接代,养老送终,揭示的是一场与旧意识、旧观念的决裂,毋宁说这是新一代女性为自身价值所进行的合理抗争。该剧以陇东农村经济发展为背景,使月月这一代新型农民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大显身手,尽展才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她就办起了果品开发公司,为改变家乡面貌,率领乡亲脱贫致富,奉献自己的青春。作为女性的孟月月,其人生价值正是在这良好的机遇中得到了充分的施展和升华。完全可以说,《老》剧是一曲女性价值的赞歌。而以这对男女青年为代表的有文化、懂技术、敢开拓的新型农民,不仅是农村旧观念、旧道德的叛逆者,也是新时期农村的希望所在。剧中以陇东道情为主的音乐和表演程式为戏剧的冲突提供了很好的支持,这是借用传统形式表现新生活、新观念的有益尝试。

    无论是《老孟家的婚事》,还是《天下第一鼓》、《陇东娃》,都取材于陇右地域,表现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人民悲喜爱恨之感情,新旧观念的冲突,人性美与人情美等风俗民情,具有浓厚的地域性,体现出深厚的地域文化蕴含[8]。陇剧《天下第一鼓》的主要事件是兰州农民太平鼓队赴京为亚运会献艺演出。为了进京演出,两位鼓王消除了多年的宿怨,将太平鼓的技艺和绝活融合在一起,使太平鼓艺更加精湛,使乡亲们感到振奋。他们破除“孝子三年不动乐”的传统习俗,用鼓声祭奠老人,安慰老人的在天之灵。剧作以太平鼓为核心,安排情节结构,塑造人物,展现新一代农民像太平鼓般阳刚热烈的性格、天地般宽阔的胸怀,在鼓声中展现几代人的坎坷经历,在鼓声中消除了由于贫穷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纠葛。从杨大顺、常万发等人的变化可以看出,时代的进步能使人的精神境界升华,人与人的关系由此发生了变化。《天下第一鼓》是一部弘扬民族文化,展现时代风采,表现当代农民新意识的生活剧,多场次,多色彩,粗犷慓悍,节奏性和舞蹈性也很强,充满阳刚之美。剧作将民间太平鼓搬上舞台,使民间广场艺术和戏曲舞台得到较好的结合,因此具有悠久的民间文化色彩和浓郁的地域特色,加上以道情为底色的陇剧唱腔音乐给人的亢奋、热烈、粗犷,使该剧从内容到形式都充满着西部的浩荡气概和苍凉氛围,充满了黄土高原特有的艺术气息。该剧因此获得了第三届“文华新剧目”奖、“文华导演”奖,这不仅是对于该剧目的肯定,更是对陇剧艺术的褒扬。

    《陇东娃》取材于庆阳师范学生李勇克服困难、背父求学的感人事迹。剧本不拘泥于生活原型所提供的素材,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原则下,进行了必要的合理的虚构和扩展,将主人公黎明的生活空间和周围人物从家庭、学校伸展到社会,从而使人物个性特征更集中,更可信,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全剧五场,各场之间虽有一定的连贯性,但从整体结构来讲,不是按照人物行动逻辑组织的“情节结构”,而是根据内容需要重在表现行动中情感的“感情结构”。该剧将主人公设置在一个真实的艰苦处境中来展现其内心世界,一个16岁的山村少年,既要承受赡养病瘫父亲,寻找生活来源,努力完成学业的沉重负担,又要忍受世俗偏见,自卑心理带来的精神压力。他没有退却,没有悲观,而是以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去应对面前的困境。该剧中围绕主人公黎明而出现的有乡亲、同学、老师、邻居,他们承传和弘扬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他们的身上使观众感受到一种人间真情的暖流。《陇东娃》在表演、音乐、舞美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立异创新,使演出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的舞台效果。演员的唱念做舞,贴近生活,真实生动,很好地体现了全剧以“情”为主的风格定位。《陇》剧的音乐唱腔设计,在继承传统和发展创新中寻找着一个新的音乐生命体。全剧以“情”为主的表演风格确定了其音乐唱腔的抒情性。剧中14支唱段组成的主流板块,有10支唱段属于抒情性和戏剧性范畴。《陇东娃》的舞台美术,根据环境变化频繁,四季时空交替的要求,采用幻觉手法,设计了六个高大的三角形棱柱体作为舞台主景,每个棱柱体的三面分别画出不同季节或不同环境地点的特征。该剧在动作设计上亦有不少出新之处。例如“假期打工”一场的蹬三轮车表演就颇有观赏性。黎明点步跳上虚拟的三轮车,与身后坐车的男女青年形成三角造型。在黎明“蹬起三轮把路赶”的演唱和嘛簧声中,三人同时点步,扭秧歌十字步,跳“躜子”。又根据唱腔内容和音乐的节奏,做“别步”、“碎步”等不同的舞蹈动作,随着舞台上“三棱柱”的移动,表示三轮车穿行在高楼林立的街巷之中。通过演员的表演,将生活形态、戏曲虚拟程式、现代舞蹈技巧和民间秧歌舞蹈动作溶为一体,既有戏曲特点,又有时代新意。《陇东娃》取得的优异成绩是陇剧艺术愈加成熟的标志,更是向新的辉煌迈进的起点。尽管我们不能说《陇东娃》的创新就代表了陇剧甚至传统戏剧发展的方向,但其勇于融汇创新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苦乐村官》是2009年上演的一出大型现代陇剧,该剧以宕昌革命老区为背景,通过村主任万喜“借鸡下蛋”,带领乡亲养羊脱贫致富的一连串喜剧情节,生动地表现了当代农民转变等靠要依赖思想、勤劳致富奔小康的时代风貌。该剧立意深刻,已经触及到了现代农村社会的前沿问题;该剧意蕴丰富、意境独特,富于地方特色、时代色彩,剧中表演和道具设计均体现了陇剧的特色,尤其是富于地方色彩的方言俗语和地方色彩的意象,凸显了陇剧艺术的魅力:富于西北民歌意味的主题歌,富于地方色彩的唱词(如“搅团好吃锅难铲”),富于地方色彩的布景(如皮影式的前景和舞台装饰、剪纸造型的农家场院和房屋),富于地方色彩的道具(如皮影做成的羊和栅栏、花草)。还有富于喜剧色彩的冲突以及富于西北民歌、地方戏曲特色的音乐、唱腔和舞蹈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陇剧多年探索和创造的成就。据悉,该剧已获得“向祖国汇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第三届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二等奖,成为陇剧继《官鹅情歌》荣获“五个一工程奖”之后,为甘肃增添的第二个国家级奖项。

    陇剧成为剧种之后进行的创作,除了移植搬演其他剧种的剧目、创编历史剧之外,十分重视对现实生活的挖掘,使得产生于现代社会背景下的陇剧与现实生活无限切近,《刘巧儿新传》、《天下第一鼓》、《陇东娃》、《苦乐村官》等剧目创作及演出的成功,为戏曲尤其是具有甘肃地缘优势和乡土情怀的陇剧与陇原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结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甘肃本土题材(包括本土传说、本土历史、本土风物人情)与本土戏剧形式(体裁、音乐、曲调甚至方言)的结合是最值得重视的经验,新曲乡音颂乡情成为甘肃本土戏剧艺术重要特色。除了陇剧,甘肃还有敦煌艺术、花儿剧等成功的本土创新经验,“在甘肃大力弘扬民族艺术,认真研究和推进敦煌艺术流派、陇剧、‘花儿’剧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9],这也许应该成为甘肃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出路。其实,甘肃在敦煌题材上的开掘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如能在陇剧方面再创佳绩,甘肃作为文化大省的气象就基本具备了。

    年逾知命之年的陇剧,虽然已经积累了50多年艺术实践的丰富经验,如今也以矫健的身姿立于戏曲艺术之林。但是,与那些具有数百年乃至近千年悠久历史,储存有数百本剧目可供循环上演的“老资历”剧种相比,它显然仍属于戏曲大家族中的晚辈。它要想在丰富的戏曲百花园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想在当前戏曲不景气的社会背景下保持一定优势,陇剧还要一手抓创作,一手抓演出,双轮驱动,相互促进,共同繁荣与发展。尤其是陇剧创立人的敢为人先、借鉴创新的精神更是陇剧发展的重要传统和精神动力,陇剧的后来者们更应加以发扬。而陇剧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契机,更使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如何保护与发展这种独特的地方剧种已经成为当前最为迫切的问题,作为陇剧家乡的甘肃更应直面这一问题。纵观陇剧五十年的艺术实践,融合创新和发展应该是这一剧种焕发生机的主要动力,而立足本土、用新曲乡音歌颂乡情应该成为陇剧创作保持其地方剧特色、贴近现实生活的根本。

    【参考文献】

    [1]、[4]邱作人:《〈枫洛池〉的音乐创作及陇东道情搬上舞台的前前后后》,《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48辑):甘肃戏剧新成就》,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56-57、58页。

    [2]、[3]见何慢《陇东新曲颂渔家》,转引自《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48辑):甘肃戏剧新成就》,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52页。

    [5] 张炳玉:《地方戏的前景与创作》、《文心集》,敦煌文艺出版社,2006版,第145页。

    [6]李文衡主编:《甘肃当代文艺五十年·前言》,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7] 李文衡主编:《甘肃当代文艺五十年》,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199页。

    [8]关于这一问题,请参见朱忠元、闫新艳刊于《艺海》2009年第7期上的《试论陇剧的陇右文化内蕴》一文。

    [9]陈光:《继往开来 焕发生机 繁荣戏剧——对甘肃戏剧工作的回顾与展望》,《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48辑):甘肃戏剧新成就》,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8页。

    基金项目:甘肃省社会科学联合会项目:“甘肃当代戏剧论析”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朱忠元(1970—),男,甘肃天水市人,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大众文化研究。

    刘朝霞(1976—),女,甘肃庆阳市人,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西部文学与文化研究。

上一页  [1] [2] 

《艺术研究》2009年第4期   文章录入:朱忠元    责任编辑:蒙蒙 更新时间:2009/12/25 20:48:26   发表评论
分享到: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推荐音乐
    推荐视频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 商标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09 | 网络带宽由深圳琴行 音乐厅大音琴院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