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峰,1931年出生于江苏太仓。著名扬琴演奏家、作曲家,国家一级演奏员。历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香港中国音乐顾问、太仓市学生民族乐团艺术总监。
张晓峰18岁时任上海沪剧团伴奏演员,1955年进入上海歌剧院任扬琴演奏员。他的演奏清丽洒脱,富有诗情画意。他在演奏上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曾把扬琴改为按五声音阶排列,同时还吸收古筝、琵琶等乐器吟、揉、掳、轮的技巧,大大地丰富了扬琴的表现力。
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张晓峰以旺盛的精力热情投入民族器乐曲的创作,谱写了一系列构思新颖、形象鲜明、旋律优美的作品。如扬琴独奏曲《边塞之歌》、活泼明快的唢呐独奏曲《山村来了售货员》、清丽古雅的琵琶小协奏曲《琵琶行》、热情奔放的吹打乐《迎宾曲》、抒情优美的笙协奏曲《望夫云的传说》、悲壮豪爽的唢呐协奏曲《梁山随想》、奔放豪情的笛子协奏曲《诗韵三章》和开古典文学与音乐融为一体之先且回肠荡气的古筝协奏曲《窦娥冤》等,曾广泛流传、家喻户晓。其中,《边寨之歌》、《山茶花》和《欢乐的草原》三首扬琴曲曾风靡海内外,被誉为“扬琴三宝”。
1980年“上海之春”音乐会上,张晓峰演出了他根据杜甫名诗《新婚别》创作的同名二胡叙事曲,获得好评。乐曲感人肺腑,被人誉为“音乐中的唐诗”。
1981年,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联合摄制组慕名而来,拍摄了张晓峰的艺术生活记录片。1996年,江苏、上海等电视台又摄制了张晓峰的艺术记录《一个农民的儿子》和《灵魂里飞出的旋律》,并相继在国内外播放。他那富有喘气色彩的人生经历和勤奋拼搏的工作精神,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张晓峰曾先后在新加坡、香港和上海举办“张晓峰作品音乐会”,均获成功,被行家誉为“真正的中国民族之音”。其代表作《琵琶行》、《新婚别》和《山村来了售货员》等乐曲,长期以来,一直被中国教育部选为全国大、中、小院校的音乐教材,他的作品,在亿万学生中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张晓峰致力于江南丝竹的研究与探讨,成功完成《江南丝竹十大曲目总谱》,同时大力培养和推出新秀,成绩斐然。从2001年起,他每年受新加坡邀请赴新演出,“张晓峰作品音乐会”、“张晓峰协奏作品音乐会”先后在新加坡“维多利亚音乐厅”隆重举行,引起巨大轰动。由于他的不懈努力,太仓被确立了“江南丝竹之乡”的音乐地位。
张晓峰编著的《扬琴曲集》、《扬琴演奏基础》等书,在国内、港澳地区及东南亚一带广为发行。